南安洽水頭楊敦素公遠祖世系的調查考證
1976 年由楊篤恭老師主編的《溪湖楊姓敦素公衍派大族譜》,於「遠祖譜系」與「傳略」部分,因錯誤沿引 1970 年《菲律賓董楊宗親總會廿週年紀念特刊》與 1973 年《全球董楊宗親總會紀念特刊》,致誤載「敦素以上八世」及「以孫錫璜貴贈禮部侍郎」之資料。
1988 年楊篤恭老師已以手稿更正;數十年來,耆老楊永川老先生亦不遺餘力廣為說明。2009 年,南安市李西村老人協會《楊氏族譜》編委會(楊永泉、楊昌悅、楊昌捷)復經實地調查印證。下文為相關考證紀要,惟盼吾族子孫知所本。
備註:少數文字,可能因簡轉繁有所異動(例:「坂/阪」、「后/後」)。
一、往長泰縣調查紀要(1999 年 11 月 27 日及 12 月 15 日兩次綜合)
1)《長泰縣阪前塘仔內楊氏譜系》節錄
「……人和里分兩世、始祖真卿公諱元臣,自海數代擇於人和里居住,娶妻袁氏生兩子:長廣祚,字福昌;次廣祥,字福盛。真卿公葬王崗山……。福昌生顯能,顯能生四男……。福盛生兩男:長龜苟,字希瑞;次麟苟,字希祥,當四川成都後衛軍。……希瑞世孫家貧不仕……。後庵五代祖分派以真卿公為始祖,傳其派綿永世……」
(此資料抄自楊錦文(住長泰縣後洋村 165 號)收集譜史資料的筆記,因原譜被蛀蝕,原文不完整。據楊素仙等老人說,阪前族譜前年被遷居漳州的宗親借去而失落。楊海公至真卿公隔幾世尚無法查清。)
2)坂前祠堂現存遠祖神主
「始祖考真卿楊公一位神主」、「始祖妣孺人袁氏一位神主」、「次房二世福盛楊公之神位」、「三世顯祖考希瑞楊公、姚孺人氏之神主」,以及祖伯叔「七世顯祖考仕傑(或杰)楊公、妣孺人瑞淑氏神位」、「明正德錦衣衛殿前指揮使顯祖考諱玉楊公之神位」(注:正三品)。另楊友桂於萬曆甲戌科中武進士授匾,還有許多遠祖旁親神主不盡抄錄。坂前老人座談會稱:祖祠地低,常遭水災,且年代久遠,有些神主被洪水漂走或失落。後庵楊氏祖厝大門燈書「文武世家」,文指六學士、申公支脈巡按楊釜、布政使楊瑩鐘,武指楊玉、楊友桂。
3)有關史料摘要
- 《長泰縣新志》(民國志):「下楊(後庵坂前)始祖海,唐僖宗文德元年遷來,現傳 32 世……」。
- 長泰縣人民政府於 1996 年定楊氏祖厝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,「楊海紀念堂」碑文稱:「楊海紀念堂又名後庵楊氏大祖……」。
- 《長泰縣志》人物志:「楊垓字復一,雅好書史,不樂仕進……,族舊未有譜,垓始為家譜,以明世系……」(注:楊垓為楊海十三世孫,屬六學士、申公支脈)。
- 楊宗陣、楊錦文編寫六學士、申公支脈譜系稱:「第一世始祖楊海即武勝公,第二—七世祖系尚無法查考」。
二、訪東田鎮美洋村山格楊(1999 年 11 月 17 日)紀要
由楊團結、楊顯豆帶領,訪頂、下兩角老人並集中座談,要點如下:
- 自長泰縣經同安米市(同安縣城松柏林街),後遷雲頭再遷山格。雲頭住宅交楊氏女配卓氏居住(姑表相配)。山格屬廿八都雲頭鄉之小自然村,雲頭現屬翔雲鎮,山格現屬東田鎮,坑園古為雲頭鄉所屬地名。
- 敦素公有三子:一留居山格,一遷洽水頭,一遷溫州,名字均不詳(注:我族舊譜未記二世朴直另有二兄弟;但記敦素之兄敦道、敦義留居山格)。敦素公墓葬洽水頭;祖媽卓氏留居山格,墓葬於山格。
- 山格是否建譜未詳;然有人以筆記本記錄傳代世系。字倫 20 字,可記憶 19 字:「紫興元道德明世承宣秀茂顯榮克照富貴由昌」。山格楊堂號「關西」,現人口六百餘人。
三、對誤傳「遠祖譜系」的考證資料
1970 年 3 月出版之《菲律賓董楊宗親總會廿週年紀念特刊》(下稱「菲刊」)所登「遠祖譜系」為:楊注 → 承祖 → 世永 → 楊夢齡、董世興 → 君選 → 伯淵 → 元貢 → 逢春 → 敦素 → 朴直 …… 道恆、道寬 → 錫璜;並於「遠祖傳略」第 17 條稱:敦素公明以孫錫璜貴贈禮部侍郎。經核對史料,分析如下:
- 「菲刊」所登敦素公以上八世姓名,與我族舊譜記載(並經核實)之遠祖姓名全異。據《泉州府志》之傳略或所涉先賢,如世永、夢齡、君選、伯淵、道寬等,均為晉江人。
- 按明制:二、三品官得封贈至祖父母、父母與本人生妻室(誥命三軸);四至六品官得封贈至父母與本人生妻室(誥命二軸)。又按官制名詞:明代知縣為正七品,致仕年齡 60;逾齡不致仕者,強令致仕,致仕時升一、二級(二級合一品)。推知先賢錫璜任知縣之品秩,其祖父母不可能受封贈。
- 敦素公生於永樂丁亥(公元 1407 年)。據晉江八都鱉西(今安海西門)楊氏族譜記載:錫璜於萬曆已未年中進士(公元 1619 年)。相隔 212 年,錫璜不可能為敦素公之孫。
- 我族建譜序言由六世祖叔公時惠於 1649 年撰。時惠學問淵博,祖厝周邊開井、植樹皆有記錄;若有「三世祖叔中進士、任知縣,一世祖受贈禮部侍郎」之重大榮耀,理無族譜不記、族人不知。族中傳說亦無之;二世祖叔道寬以鄉賢事跡著名,其傳略見《泉州府志》。
綜上,可認定「菲刊」所載敦素公以上八世「遠祖譜系」與「遠祖傳略」第 17 條(敦素公……贈禮部侍郎)均屬誤傳,應予否定。然吾人理解:此為海外宗親熱心宗族之撰述疏失。1976 年臺灣宗親追溯祖源心切,歷時數年完成《溪湖楊姓敦素公衍派大族譜》之巨著,當時兩岸未通,乃摘錄 1973 年 10 月《全球董楊宗親紀念特刊》之「遠祖譜系」,與「菲刊」所載相同。其後臺灣宗親已覺有誤並完成更正。
四、結論
- 經調查考證認定:我族舊譜所記「遠祖譜系」準確無誤。對原載「先祖在漳之後庵者,遠莫可記」一語,今已查清基本情況。可據《浩然本》為底本,對照調查材料,更正《永錠抄本》之錯別字句,騰隸完整準確之遠祖譜系。
- 以上調查考證資料應編入族譜,以備查考。
- 考證遠祖譜系至直系主線澄清為止,旁親依舊譜抄隸。
調查人:楊永泉、楊昌悅、楊昌捷 謹誌
2000 年 1 月